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发行百多年来, 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 比如大龙邮票的发行日期是哪天? 大龙邮票的设计者是何人?等等。在大龙邮票左下角有几个小圈, 集邮界俗称为“水珠” 。在正式发行的大龙邮票上, 其“水珠”个数与大龙邮票样票上的“水珠”个数是不一样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谜。
大龙邮票全套3 枚, 图案相同。主图为龙,龙头呈正面, 龙身弧形弯曲, 四条腿, 每腿五爪伸向图案四角。龙上方有云, 下为水, 水中有石, 图案正中龙头下方是一颗火焰珠。仔细观察可知, 在大龙邮票左下角有几个小圈, 即“水珠” , 分别是:一分银大龙邮票左下角有两个半“水珠” , 三分银和五分银大龙邮票左下角各有两个“水珠” 。
从1878 年至1885 年中国海关邮政发行第二套邮票(小龙邮票)前, 大龙邮票曾分批印刷过多次, 共印制30 多版次, 总数在一百万枚以上。在大龙邮票问世以前, 其制作筹备过程更是纷繁复杂, 曾出现过多种不同的设计图稿和样票。在大龙邮票设计图稿左下角, “水珠” 的数量只有一个, 呈“ , ”形状。在大龙邮票黑色印样和彩色印样左下角, “水珠”的数量均为两个。在大龙邮票母模样票左下角, “水珠” 数量分别为:一分银三个半, 三分银三个, 五分银三个, 均比正式发行的大龙邮票多一个。大龙邮票正式发行后, 每枚邮票上多的一个“水珠” 神秘蒸发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原因不详。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此为邮票印制过程中的一种防范或识别措施。据早期研究大龙邮票的集邮家(一说是周今觉)解释, 大龙邮票母模印样雕刻出来后, 为防止接触母模印样的人私印邮票, 流向社会, 于是在正式印制大龙邮票前进行了修版, 将左下角中间的那个小圈──“水珠”修掉了。对大龙邮票颇有研究的集邮名家赵人龙先生也认为这样的解释有一定的道理。
近来,大龙邮票上的“水珠” 已成为集邮者研究、分辨大龙邮票版式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