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林黛玉,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伶牙俐齿、擅长诗词的文艺女青年,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弱弱的问一句,这种说法到底有多靠谱?
让我们一同穿越回《红楼梦》第三回,看看林妹妹进贾府时是如何辗转腾挪、化解明枪暗箭的。
有人可能要说了:林妹妹到姥姥家做客,哪来的“明枪暗箭”?要知道,贾母一见黛玉就一把搂在怀中,“心肝儿肉”叫着大哭,这无疑将黛玉推向了风口浪尖。用探春的话来说,贾府的人“一个个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林黛玉初来乍到,摆在她脚下的,有馅饼更有陷阱,她准备好了吗?
话说林黛玉到了王夫人正房,只见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三携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
这一段看似平淡无奇的描写,其实暗藏杀机。王夫人一上来就给林黛玉下套儿,让她坐贾政的位子,这到底是客气还是试探?贾政是黛玉的舅舅,也是荣国府的总瓢把子,要是黛玉敢越雷池一步,想必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王夫人的下一句台词会是“秋来荣国府风景如画,赏赐你一丈红可好?” 我们看看黛玉是怎么应对呢?她在王夫人的再三要求下,方才“挨王夫人坐了”。坐在王夫人身边,既不逾规,又显得亲近。就凭这智商,在时下流行的“宫斗剧”里至少要活过50集吧。
接下来另一个“白富美”要登场了,她在又哭又笑完成教科书式的表演后,“Duang Duang Duang ”问了黛玉9个问题,满满的都是套路。再接下来重点来了,王夫人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那么问题来了,林妹妹的衣裳,凤姐到底有没有预备下? 王夫人这一笑,仿佛暗藏玄机;林黛玉这个时候笑没笑,我们不知道,但曹雪芹却透过暗笔让林黛玉给王熙凤打了一个“群印象”,那就是“打花胡哨”。这说明什么?说明林妹妹的衣裳,凤姐根本没有预备(后文安排黛玉房舍时,“贾母一面早有熙凤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并几件锦被缎褥之类”这一句,说好的“衣裳”呢),这个小秘密,凤姐自己知道,林黛玉也知道,凤姐知道林黛玉知道,林黛玉也知道凤姐知道林黛玉知道。如同武侠小说中的高手,只出一招,便知对方虚实。你不说,我也不点破,便在电光石火之间,两个人已在内心达成默契——林妹妹无需出招,已和凤姐结成同盟。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可能又要问了,既然林妹妹情商这么高,为什么在“宝玉争夺战”中败下阵来呢?这是因为她遇到了神一样的对手——薛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