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邮电部。最初他希望能到画报社搞创作,报到后才明白是设计邮票,自己对邮票不了解 ,只知道邮票是贴信用的。走进工作室,看到几位年轻同行,一问他们都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但他们都是学图案的,再看他们办公桌上正在画比火柴盒图还小的画图,心凉一大半。
邮票设计工作做的是超前事,画明年才发行的邮票,见了一份明年邮票发行选题, 万维生选取个农业题材,因为在学校去过几次农村,画过农村题材,心想有事干心情也许会好点。
领到画画工具,老同志介绍工作方法,要他开张介绍信,先到农业部听主管部门的要求,再去新华社 、人民画报社去选有关照片。他选的题材是
《农业合作化 》,事后想起来真是小和尚念大经 。
在北京市农业局协助下,他背着行李到京郊南苑农村住了两个星期 。在农村一边画农村景物,一边构思四个构图。 除了到现实生活接受感性知识外,为设计这套邮票也要读报纸看文件,那时全国农村都在敲锣打鼓拿着土改分到的土地证加入合作社,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户走向集体,推广先进农业耕作工具,改造农村,绿化山林,最后喜庆大丰收,新农村美好前景,这是农业合作化运动宣传的内容和描绘的蓝图。
这四枚邮票是万维生自己对邮票并未入门,思想上杂乱还不安心工作画出来的。但是就是在他画这第一套邮票中发生的事,确定了他终身从事方寸邮票的决心 。 邮票图稿批准以后拿到印刷厂,那时还不是专门印邮票的工厂,是一家印钞票工厂,在南城边,他被带进工厂车间,在一间堆放着有半人高的整撂白纸的大屋里,车间主任对他说 :这堆纸就是要印你画的四枚邮票。他大为惊讶,邮票面积那么小,一张整开张纸少印也有几百枚,半人高的纸又是多少张,真是惊人数字。
画完第一套邮票后,第二年万维生被派往浙江长兴县的偏辟农村劳动一年,一次假日到镇上寄家信,镇上有一小得可怜的邮电代办所,他前去买两枚贴信用的邮票,一看竟然是自己画的《农业合作化》。
摘自2001年第8期的《上海集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