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亭》,元代杂剧名,关汉卿原著,描写了谭记儿在望江亭内设计对付权贵杨衙内的故事,表现了谭记儿的机智。
年轻女子谭记儿,生得貌美过人,不幸丈夫早逝,又没有孩子。每日来无事,就到附近的清安观里找主持白姑姑闲谈。
白姑姑有一个侄儿,名叫白士中,考取了功名,前去潭州作官,路过清安观探望姑姑。白姑姑听说白士中的妻子亡故,便撮合白士中和谭记儿结为夫妻共赴潭州。
权豪之家的杨衙内,是一个花花太岁,他闻知谭记儿美貌,早有心将谭记儿占为已有。听说谭记儿已嫁白士中,不禁怀恨在心。他奏知圣上,诬告白士中贪花恋酒,不理公事,领了圣上的势剑金牌,直去潭州要将白士中处死。
白士中在潭州,清静无事,百姓黎民各安其业,很得人心。忽闻杨衙内拿了势剑金牌前来索命,不禁大惊失色,愁眉不展。谭记儿见白士中坐罢早衙不归,就前去看望。见院公送来的信,知道情势急切,就与白士中商议要去智斗杨衙内。
杨衙内一路船行来到潭州,因怕人知晓走露消息,没有声张。恰逢八月十五中秋节会,杨衙内同心腹之人张千、李稍在望江亭上饮酒作乐,谭记儿扮作渔妇,手提一尾鲜鱼,乘船前往望江亭进献美味。杨衙内本是好色之徒,见这渔妇生得美貌,便心痒难耐,招呼抬过果桌要她陪酒。席间谭记儿与杨衙内吟诗作对,填词赠赋,使杨衙内对这渔妇另眼看待,称赞不已。谭记儿又趁机嬉笑挑逗、暗送秋波把杨衙内哄得心花怒放,不知不觉落入谭记儿的掌握之中,杨衙内甚至允诺将她收作二房。谭记儿频频劝酒,将杨衙内三人灌醉取走了势剑金牌和文书,急忙驾船离去。
杨衙内酒醒后,不见了势剑金牌和文书,焦急万分,又不敢声张怕旁人知道,只好硬着头皮到潭州府去问罪。白士中已胸有成竹问杨衙内有没有文书符信,花花太岁自然拿不出来,理屈词穷。谭记儿则告发杨衙内欺负民女,迫使杨衙内认罪。待到谭记儿换了装,成为白土中的夫人时,杨衙内方知中了圈套。
这时,御史李秉忠来到府衙。原来他奉命跟随杨衙内,一路明查暗访,确知他倚势仗权残害良民,夺人妻女,欺君罔上,即宣布将杨衙内打了八十刑杖,削职归田,白士中照旧供职,夫妻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