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均的《河南早期印花税票》邮集,在杭州2010全国邮展上获得镀金奖。
《河南早期印花税票》邮集是介绍1913至1934年间,在河南省印制、发行和使用多种印花税票的邮集。
印花税票类邮集,近5年来在国内的发展迅速,涉及印花领域涵盖中国自清代到代所发行的税票、费用票和信用票。本展品是按照传统集邮方式去编组,参照《一框类印花(税票)展品评审专用规则》也围绕这个方式去处理,曾经参加过北京市第四届现代集邮展览,获得金奖加特别奖,并在杭州2010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上获一框类镀金奖
展品的选题。河南省简称豫省,为交通要道,兵家必争之地,从民国创建初期到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从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到北伐战争年代,战火连年不断,各地军阀势力为筹集军需,印制发行了多种图案印花税票,有中央发行的,有地方发行的(包括各武装势力发行的)。展品选择体现河南省这一个地方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印花税票的印制、发行和使用情况。
处理和结构。印花税票的发行无不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概况,需要用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去解读和了解,能够充分在贴片上反映出来,才能显示作者的知识性和研究的成果。本集是按照税票的图案分类,展示最能综合说明该项税票品特点的素材。依税票发行使用的时间分7个小节来展现,分别是长城图、孙像图、白日徽图、仿湖北版工具图、仿版旗图、版旗图、嘉禾图,较完整的展现了当时河南地区发行使用印花税票的情况。
素材的运用。展品的素材珍罕度较高,有不少均是首次发现的特殊罕见素材,年代在1913至1934年间,河南当地战火连年不断,各种势力为筹集军需,印制发行了多种图案印花税票有中央发行的,也有地方发行的,还有各武装势力发行的,其间在使用的有7种图案的印花税票,分别选择较具有突出代表性素材去展示,并对其发行、版式、图案、齿孔图幅的研究。对长城图印花税票的地方加盖研究,展示了17种地方加盖,及早期使用和最晚使用。“孙像图”印花税票,是由河南省财政厅发行的,仅发行使用数月,它的发现改写了人们一直认为的“人像图”票发行的历史,是不可复制的存世孤品。本展品展示了最珍罕的2分票剪片和贴有1角印花税票,1930年3月13日河南财政厅包裹税补税单。白日徽图印花税票,展示1930年中原大战期间,由中华民国陆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部财政处发行的“白日徽图”印花税票仅见残缺的3件实贴单。仿湖北版“工具图”印花税票,展示了1角印花税票,很少见。仿“版旗图”印花税票,展示了阴刻1角票印花税票单,据知仅见。
知识的体现。该展品的集邮知识有较好的表述,符合逻辑,故事性强。第2、3页贴片对长城图印花税票的早期使用和最晚使用进行了研究。对于重点素材如第8页贴片的中华民国陆军第二方面军总司令部财政处包裹税补税凭单,税票发行的背景资料,包裏价值、税率和税票的贴用都有详细的表述。第5、6、7页贴片,是由河南省财政厅发行的孙像图印花税票,通过作者的研究发现改写了人们直以来认为的“人像图”印花税票发行的历史,且贴有2分、1角税单是不可复制的存世孤品。本展品对首次发现的特殊罕见素材均标明“不可复制”或“据知仅见”,以及仅见X枚”,这是很好的知识性体现。
展品的外观。素材的品相一般、外观制作工整。由于历史年代原因,历经战乱和社会动荡,有些素材品相不佳,是可以理解的。对于加盖图案和一些票的细部特征,展品以扫描放大并打印在贴片上以便清晰识别,这种方法值得鼓励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