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京的名称,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有北京和北平两个名称:清代定都于北京,称北京,民国由于定都南京,故改北京为北平;解放后又定都北平,故又改北平为北京。不过,民国时期并非都统称“北平”呢?民国邮政日戳告诉我们真相。
1912-1928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称“北京”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但那时北京尚在满清统治下。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腊月廿五日)清帝宣统宣布退位后,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全国表示赞成共和。1912年2月15日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初,袁世凯将首都强移到北京。北京在袁世凯等北洋车阀统治下,直到1928年6月14日北伐军攻克北京,统治民国16年的北洋军阀政府宣告覆灭。
1928年6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将北京改称为北平特别市。因此,从1912年2月到1928年6月的邮政日戳上为:“北京”。
1928-1938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称“北平”
南京国民政府在6月28日将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因此,北京邮戳都改为北平日戳。这一时期的“北平”邮政日戳主要有汉英实线三格日戳和汉英点线三格日戳。
1938-1945汪伪统治时期称“北京”
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7月29日北平沦陷。1937年10月12日伪“北平地方维持会”非法将北平改称北京。1937年12月14日至1940年3月30北京还是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都。1938年8月15日伪邮政总局成立,因此,又将北平日戳改为北京日戳。
这一时期使用的主要邮政日戳除汉英双直格日戳之外,还有三格小圆日戳。
1945-1949抗战胜利后又称“北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北京又称回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后,仍使用北平邮政日戳。直到1949年9月31日。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定都北平,将北平改称北京。1949年10月1日起,开始使用北京名称的邮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