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邮票设计宗师刘硕仁于2021年8月11日在京病逝,享年91岁;十天前,其夫人卢天骄因病故去。就在八月份,这一对邮坛伉俪化蝶双飞,不离不弃。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缅怀邮票设计家刘硕仁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遥想当年,刘硕仁为了设计一套二十枚《蝴蝶》邮票,一次次地向著名蝴蝶专家、《中国蝶类图谱》作者李传隆求教,几乎踏破了教授的门槛。他多次参观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蝴蝶标本,阅读了不少专著。这还不够,一个夏日炎炎的中午,他特地跑到颐和园,躺在万寿山下的野花丛中,长久地、一动不动地观察各种蝴蝶飞翔的姿态。
在那些日子里,刘硕仁脑海中经常出现彩蝶的幻影。他由“蝴蝶迷”变成半个“蝴蝶专家”了。只在这时,他才进入设计阶段。“我在考虑画哪些蝴蝶,选择哪种票型以及在处理背景与主题的关系、面值与文字的安排上,都经过反复推敲,力图把‘蝶蝶姑娘’的体型、结构、花纹、色彩、飞翔规律、生活习性以及代表它们的主要产地和象征它们生活习性的树木、小溪、高山、瀑布等,加以艺术概括,用装饰绘画的手法表现出来,尽可能达到从个性中求共性的艺术效果。”
不过,过程并不如预期一样顺利。起初刘硕仁想在一张画面上重点表现蝴蝶体飞翔的变化,使画面活泼些,避免像有些邮票中把蝴蝶成同样大小,方向姿态相同,而完全像标本的处理方法。但在构草图时,就发现这样处理不适合缩小的效果。于是又构思第二种方案,即在一张邮票上,只表现一只蝴蝶,也沒有什么背景。不过,后来又觉得画面枯燥,缺乏对比。随后进入了第三种方案的构思,即采用完全写实的蝴蝶,背景图案的花朵,使它们形成对比,有“蝶花”的寓意,并用漂亮的花朵衬托出美丽的蝴蝶来。但与李传隆表明这个意图以后,李传隆认为,很多蝴蝶本就不往花朵上落,硬要上去,难于考虑究竟用哪一种花更合适。在考虑第四种方案时,他一面重点了解了有关每种蝴蝶的类别、特点、产地、生态习性等,一方面还去故宫看了古画,发现古代家蝴蝶,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手法来表现的。蝴蝶栩栩如生,背景有树木、花草,也有小溪、怪石,背景与主图陪衬得很好。他们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大胆利用黑白对比,善于处理虚实,并长于烘托意境,很多大幅作品或小品都达到雅俗共赏、耐人寻味的境地。
就这样,刘硕仁发现了第五种方案,也就是最后一个方案。蝴蝶的画法仍用装画的手法,根据原来蝴蝶的形、色彩,通盘考虑了二十枚蝴蝶前后次序的安排和飞翔姿态的处理;同时在整个结构上,使这二十只蝴蝶放在一起,作为一套邮票来看时,由于蝴蝶在每张位置上的高下,很自然地形成一条波浪线,增加动的感觉和相互的呼应。在背景方面,完全采用单色平涂的装修画法,使它在与蝴蝶的关系上,起着衬托的作用,并能突出蝴蝶,达到意境明确、画面丰富、和而为一的目的。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缅怀邮票设计家刘硕仁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蝶蝴》邮票,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如一枚西藏豆粉蝶,翅色鲜黄,外缘镶着黑边,背景是终年积雪的珠穆朗玛峰,一看便联想到它的出生地是青藏高原。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缅怀邮票设计家刘硕仁
再如瓦山剑凤蝶,安排在蓝天白云之间,突出了这位“白云仙女”善于高飞的特征。每只蝴蝶处理在每个画面不同方向的高低位置上,自然地形成一条波浪线,含蓄曲线的律动传达着生命的节奏…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缅怀邮票设计家刘硕仁
邮票是国家的“名片”。刘硕仁和卢天骄设计的一百多张“名片”中,没有留下一个名字。在1983年最佳设计邮票发奖人会上,刘硕仁对向他祝贺的集邮爱好者说:“我并不想在邮票上留下姓名。只要写上中国人民邮政。那就是大写的我,我的民族,我的祖国。”卢天骄的日记本上印着何塞·马蒂的名言:“骄傲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邮票钱币高价收购、回收,免费鉴定评估,全国上门服务。高价收购大清邮票,民国邮票,解放区邮票,新中国邮票,一版纸币,二版纸币,三版纸币,四版纸币,纪念币,奥运钞,龙钞,外汇券,金币,银币,银元,大清银票,旧书,毛主席像章,老茅台酒,老五粮液,老洋河酒,老汾酒,上门电话13699222707(同微信号)。
北京马甸邮市最新行情、价格表、一手资讯尽在《北京一枚邮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