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13699222707(同微信)



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
来源: | 作者:一枚邮币 | 发布时间: 2021-08-15 | 1217 次浏览 | 分享到:

“中银错片”的全称为《香港中银大厦落成》纪念邮资明信片,它是一枚因“错”而撤销发行的邮资片。“中银错片”在1990年面世后的几次邮市行情中,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1991年,“中银错片”作为领头羊,带领JP1“奥运金牌”、JP6“区票展览”、JP27“桉树”、JP29“伽利略”等,在邮市上呼风唤雨,创造出了一拨又一拨的行情。1997年,该片势如破竹,最高曾上涨到6500元。当时1980年猴票不过1600元,一枚“中银错片”可以换4枚猴票。有人预测“中银错片”在十年、二十年后会涨到5万元甚至10万元,有人写文章称1997年“梅兰竹菊”漏盖片为“中银第二”,还有人称1984年生肖鼠贺年片为“中银第二”。能作为“中银错片”的接班人,那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由此可见“中银错片”的影响力。

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

JP22中银错片

1997年邮市高潮后,邮市由牛转熊,“中银错片”也快速下滑,但人气尚在。2015年趁着文交所火爆的契机,“中银错片”回升到了3500元。可是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再次进入了下跌通道,目前价格仅有1800元,又回到了2007年时的水平,但是关注度和人气远远不及当年,买盘寥寥、倍受冷落,几乎成了明日黄花。


“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与当前邮市行情不好有一定关系,但还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其一、在九十年代的时候,可以炒作的品种不多,人们只能参与一些如小本票、J173科学家缺+号四方连、T136抗癌多D六方连和某些非正规品种如“片火”封、“连体大玫瑰”等。“中银错片”占据了正宗、错体、撤销发行,流出量较少等几大优势,因此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但是在进入2003年后,小版张、双连小型张、四连小型张、四方连风琴折、大本册、评选纪念张、邮票长卷版等短腿邮品不断涌现,特别是发行量仅有2万枚“缩普”的问世,这些邮品群众基础比“中银错片”强,价格比“中银错片”低,一些品种的发行量还比“中银错片”少,让“中银错片”的优势荡然无存;其二、随着集邮者的不断减少,“中银错片”也成为了准备离开邮市集邮者的抛售对象,几枚甚至几十枚的货源时常在邮市和交易网站中出现,致使其价格跌跌不休;其三、“中银错片”单面印刷,图案简单,造假成本很低,现在至少有6个以上版本的假片出现。虽然假的就是假的,永远也达不到真品的水准。但参与者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做出足够、充分的危机公关,消除假片带来的不良影响,依然我行我素,只知道卖货,由此造成了鱼龙混杂,让一般集邮者不敢购买。其四、当年运作“中银错片”的庄家,犯了为人处事的大忌。首先,他在宣传“中银错片”时,极少宣传它的亮点,而是在早已定性的发行量上“大做文章”。在没有任何权威证据的情况下说“中银错片”的流出量为9780枚,不久后又改口说流出量为2万枚。全盘否定了《中国邮票史》流出量76407枚和邮电部文件中流出量76399枚的记载。一旦有集邮者提出异议,他便对其进行人身攻击;其次,他在夸耀“中银错片”的同时,不断攻击、贬低其它品种,“红军邮”、“错爱片”、“缩普”等被其骂的体无完肤、一无四处,由此引起了公愤,许多人对“中银错片”采取了卖出等抵制做法。


昔日大红大紫的“中银错片”沦落到今天这种少人问津的地步真让人唏嘘不已,如今的编号票、JT票和“中银错片”有异曲同工之处。想当年,编号票和JT票,在邮市中叱咤风云、红极一时,有人还给予了编号票“小文革”的美誉。2011年,熊猫2300元、巴黎公社4200元、建党五十周年6500元,编号邮票大全套高达3万元;JT票中的四五计划、留园、西游记、齐白石,奔马小型张、从小爱科学小型张最高时分别涨到1800元、750元、650元,1100元、4800元、18000元。可是十年后的今天,上述JT票的价格仅有950元、420元、380元、600元、2600元、7800元。熊猫、巴黎公社、建党五十周年仅为320元、1300元、1600元,而编号邮票大全套更是跌到了11000元。这十年间物价上涨了2倍左右,可是这些邮票就连保值都谈不上,竟然下降了数倍。


与它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黄军邮、改2生产图、纪3工联东贴(原版)、纪93杜甫、纪94梅兰芳有齿、特38金鱼、特44菊花,从2011年的1000元、2800元、16000元、650元、8000元、3000元、3500元的,已经上涨到了今天的2800元、5500元、32000元、4000元、17000元、12000元、28000元。

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

特38金鱼

为何它们的表现出现了天壤之别?为何熊猫、巴黎公社、留园、从小爱科学小型张这些当年倍受追捧的邮票现在每况愈下?其实这与近些年集邮者大幅减少密切相关,在集邮者高达1500万时,编号票和JT票群众基础好、需求量大、存世量适中等优势明显,可是随着集邮者的大量减少,邮政库存以及海外回流的货源不断涌入到邮市,造成了供大与求,致使其价格节节败退。由此可见,编号票、JT票的存世量并没有一些人说的那么少,许多邮票都在邮政仓库里睡大觉呢!而老纪特邮票存世量少、邮政库存少,在这几年人们追求精品收藏、价值投资的趋势下,显示出了其与众不同的稀缺性,价格不断走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现在,编号、JT票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厂铭、色标、评级邮票上面。记得以前,一些集邮者玩厂铭、色标时,有人跳出来说三道四,并轻蔑地称呼厂铭、色标、数字为“三俗”。可是这十多年来,“三俗”价格稳定性最高,玩“三俗”的人都扬眉吐气了。邮票评级在国内算是个新生事物,它诞生了6年时间,大面积普及才1年的时间。虽然有些人对邮票评级就像当初对“三俗”一样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邮票评级的出现,给邮票注入了新的活力、激起了新的浪花,让邮票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度和需求量。ASG评级的95分全套牡丹邮票,成交价格高达4万元,是裸票价格的10倍;ASG评级的菊花95分全套,价格最少30万元;ASG评级的工艺美术小型张95分,成交价格4500元……它们的高价成交,已经吸引一些人去购买裸票送评,大大增加了邮票的需求量,个别品种因此上涨。同时,礼品公司和电视购物广告,对评级邮票也有很大的需求,因为其保真,每枚评级邮票上都有独立的编码,不怕退货时调包或损坏品相。另外,评级邮票还可以让新手轻松入门,不必受真假、品相、保管等困扰,让交易更加快捷,兑现能力更强。

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从“中银错片”的江河日下说开来

ASG评级文7大雨

如今,人们不仅对珍品追求,对品相也是精益求精,从老纪特全品和上品价格的巨大差距就可看出端倪。纪93“杜甫”邮票上品市场价格仅有几百元,但是全品高达4000元;特38金鱼上品为3500元,胶润的全品能卖到12000元……虽然它们的价格有着差距的巨大,可是没有听过有集邮者对它们说三道四,因为物以稀为贵。但是高分全品相的评级邮票一旦高价成交,就会引起来一些人的非议。笔者认为,集邮者要与时俱进,改变思维,只要是能给邮票带来生机、带来活力、带来人气的事我们都要支持。看看一些墨守成规,集邮多年依然碌碌无为,一篇文章都没有发表过的人只会当“评论家”,不是骂邮政,就是骂集邮,要么就是吐槽“三俗”、批判炒作,对邮票评级也笔诛口伐,搞的自己都病态了。再看看玩机制币、现代硬币和纸币的人,不仅玩评级币,还玩评级币的状态,玩包浆、玩彩、玩冠号、玩特殊号码、玩细微的印刷瑕疵等等,这么多的玩法,让钱币收藏生机勃勃,参与者众多。钱币能在这十年间不断走高和钱币评级推出的时间长,门槛降低后让更多的新人进入和玩钱币的人头脑灵活、包容性强有很大关系。


成熟的邮票市场,能不能健康有序发展,关键看老邮票的走势,只有老邮票的不断上涨整个邮市大盘才能真正的复苏。希望老纪特邮票上涨的态势能长期延续下去,也希望人们追求“老稀精”的意识能长期延续下去,更希望集邮者的思想能与时俱进。以己为先、以身作则、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中国邮市肯定会越来越好。(何国辉/文)



编辑:北京一枚邮币资讯

邮票钱币高价收购、回收,免费鉴定评估,全国上门服务。高价收购大清邮票,民国邮票,解放区邮票,新中国邮票,一版纸币,二版纸币,三版纸币,四版纸币,纪念币,奥运钞,龙钞,外汇券,金币,银币,银元,大清银票,旧书,毛主席像章,老茅台酒,老五粮液,老洋河酒,老汾酒,上门电话13699222707(同微信号)。

北京马甸邮市最新行情、价格表、一手资讯尽在《北京一枚邮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