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第十六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于 5 月 23 日至 25 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省展览馆举办,其中孙蒋涛的《中国海关大龙邮票(1878-1897)》以95分的高分获得全场唯一大金奖。下面,让我们一同见证部分获得高奖者的访谈。
大金奖——孙蒋涛的《中国海关大龙邮票(1878-1897)》:我的这部传统邮集《中国海关大龙邮票(1878-1897)》是我近 15 年来收集的“大龙”邮票的一个总汇,因为在国际上“大龙”邮票参展的本身没有几部,另外他们还陆续拿出来拍卖,把“大 龙”的相关邮品都打散了,我则是有幸把这些零散的“大龙”邮票邮品集中起来,汇聚了一部分 “大龙”精品。这部邮集里面,其中最好的不是“大龙”封,也不是“大龙”样票,而是一批最早使用的戳记。封有几百个,但戳记只有一枚,比较起来更加珍贵。获得全场唯一大金奖是评委对我的厚爱,从此以后,我的这部“大龙”邮集还会继续丰富下去。
孙蒋涛的《 中国海关大龙邮票(1878-1897)》
大镀金奖获得者傅家驹: 我大概参加了四五次全国邮展,最高奖拿到了大金奖和特别奖。这次参加邮展的邮集是邮政历史类的《中国邮政快信》,时代从清代开始到民国结束。目前在我们国内还没有这种题材的邮集,国际上虽然有,但角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我的邮集也是这种题材、角度下的第一部。
这部五框邮集在我手中编组了大概一年多的时间。它的基础其实是广州一位老集邮家打下 的,他用了几十年去编组,但非常遗憾的是两年前他因病去世,没有最终完成。后来,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把邮集接了过来,把它继承下去。我希望从邮政历史的角度把这部邮集进一步地完善。

大镀金奖获得者傅家驹
我今年 65 岁,从小学开始就集邮,到现在已经编组了十多部邮集,最大的目的不是希望邮集拿更高的奖,而是把自己过去集邮研究过的东西写出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乐趣。
虽然这次获得了大镀金奖,但作为一部新的邮集,在全国邮展上能有此收获已经比较满意了。 我也相信我们国家的邮展水平一届更比一届高。
镀金奖获得者黄育敏: 这次参展,我的参展邮集《马——从驯化迈向野化》在编组上延续了之前的做法,在框数和素材上增加了一些,是一种新的尝试。我属马,这么多年我也在马不停蹄地收集充实我的邮集的邮品。以前经济实力不够,现在经济条件好一点了,我在素材方面补充了一些外国的有关“马”的珍贵邮票,这是我的《马》邮集的一大亮点。对于贴片的大小,我这次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中贴片。因为大的贴片用在我这里效果不是太好,携带也不方便,而用中贴片的话效果很丰满,也很漂亮。
现在全国邮展的水平越来越高,虽然自己的邮集水平一直在不断提升,但放到全国,还是有一些不足,所以最后的获奖结果对我来说并不重要。